您当前的位置 : 热点关注  >> 正文

婚宴自助餐 食堂小份菜 爱粮惜粮渐成市民自觉

来源: 太原晚报 作者:李涛

  婚宴上,“包桌”变成了自助餐,人们吃多少取多少,喜庆味道不减;社区食堂里,不仅有小份菜,还能打半价菜,够吃不浪费。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连日来,多个社区举办了主题活动,引导人们节约粮食。不少居民有同感:身边的爱粮惜粮场景越来越多,节约风尚更加浓厚。

  喜庆添新意

  “这个方式好,大家吃得挺开心,最后都是‘光盘’。”市民刘玫最近参加了一场好友的婚礼,对婚宴环节印象深刻。

  她之前参加的婚宴都是“包桌”,菜肴一道接一道上,满桌子大盘摞小盘。结束后,每桌都会剩很多饭菜,钱没少花还浪费。好友的这场婚礼,桌上只有餐具,宾客自助取餐,想吃什么取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大家吃喝言谈很愉快。

  用餐过程中,刘玫听到不少人夸赞:“很新颖,大家自由走动,比坐等上菜热闹。”婚宴结束后,好友告诉她,这样的自助婚宴其实更划算,后厨可以根据就餐人数灵活供应菜品,总体花费比传统宴席少。而且,菜品可以提前沟通,灵活搭配,喜庆氛围丝毫未减。

  刘玫决定,自己结婚时,也选这种自助婚宴。

  吃好不浪费

  “一个人吃饭,一荤一素都来半份,恰到好处。”市民周大爷平时独居,每天中午在玉园南社区食堂就餐,他对食堂推出的小份菜、半份菜很满意。

  食堂窗口摆着“半份半价、小份按需”提示牌,餐桌上贴着“光盘行动”标签,有土豆丝、烧茄子等10余道家常菜供大家选择。“半份过油肉、半份炒油菜,一点没剩。”周大爷晃了晃手里的空盘说:“食堂刚开业时,菜品只有一个规格,点一道菜、一碗米,再多吃不完。现在能打小份、半份菜,我每次可以品尝两个口味,营养也更均衡。”

  社区食堂的负责人表示,推行小份菜、半份菜后,厨余垃圾减少了四成,来光顾的居民更多了。

  打包成习惯

  10月14日午时,铜锣湾商圈的一家饺子馆内座无虚席,门口还有几位顾客等着叫号。服务员忙着上餐具,招呼顾客点餐。看到点的菜比较多,服务员会提醒一句:“差不多了,先吃着,不够再加。”店铺负责人表示,在健康、节约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顾客会适量点餐,吃不完也会打包。店内每天要消耗50余个一次性饭盒,数量比以前明显增多。

  在市民齐鹏林的生活中,打包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有一次,几位好友来太原旅游,他与家人热情招待,6个人在饭店点了11道菜,结果剩了一大半。碍于面子,他没有打包,回到家后5岁的儿子“批评”他:“我们幼儿园老师说,浪费可耻,咱们今天剩了那么多菜,爸爸做得不对。”此后再出去吃饭,他和妻子都会心照不宣地把剩菜打包带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如今在太原人的餐桌上,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践行“光盘”好习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