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炉有哪些安全短板亟待补足?该如何安全使用?
来源: 新华社近年来,随着“户外风”劲吹,卡式炉因其便携、易用等特点成为户外烧烤、露营的热门装备,被称为户外“神器”。但与卡式炉相关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卡式炉有哪些安全短板亟待补足?该如何安全使用?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小小卡式炉缘何问题多?
“五一”假期期间,北京的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在野外烧烤时,所用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严重的住院治疗。据当事人描述,爆炸瞬间毫无征兆,小小气罐威力巨大,炉具刚购入一个月,仅第二次使用。
卡式炉,又称便携式丁烷气炉,是一种以灌装丁烷气为主要燃气、用火进行直接加热的非固定烹饪厨具。浙江省燃气具和厨具厨电行业协会秘书长叶静介绍:“前些年卡式炉主要应用于餐饮行业,方便对火锅、干锅等食物进行持续加热,但近年来,随着户外活动的兴起,卡式炉快速进入家庭场景,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购买卡式炉用于户外烧烤、煮食。”
记者登录某电商平台看到,卡式炉产品在“野餐用品热卖榜”等榜单上名列前茅,品牌主推产品普遍销量过万,最畅销的一款产品销量超过20万,不同品牌卡式炉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气罐价格在10元上下,商家多以“露营野餐必备”“烧烤火锅”“户外便携”等为卖点。
在卡式炉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相关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今年4月6日,河北石家庄一女子在户外露营烧烤,卡式炉突然发生爆炸,桌上食物及锅具被炸飞,所幸人员没有受伤。今年2月25日,河南一烤肠摊位所用卡式炉发生爆炸,没有人员伤亡。2024年12月10日,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发视频称,自己在户外用卡式炉烧水时,遇到爆炸被炸伤。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仅2025年以来,就有多位消费者反映卡式炉安全问题,包括漏气、多次起火、瓶身变形,以及卡式炉爆炸导致家人头部手部被炸伤等。电商平台部分商品评价中,也不乏消费者反映遭遇卡式炉质量问题,有网友称产品爆炸伤人。
各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采访了解到,卡式炉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产品质量、使用环境、操作方式等都有关系,当前卡式炉这一产品仍然在多个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广东燃气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欧阳健民告诉记者,卡式炉这一产品依据的标准主要是GB/T 38522—2020《户外燃气燃烧器具》,但这一标准是推荐性国标而非强制性国标,卡式炉的生产过程监管也不受3C强制认证或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约束,因此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把关上过于宽松。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正规厂家的正规产品相对来说安全性能更高,如一些产品会配备过热保护装置、过压保护装置,一旦气罐过热或压力过高,会自动切断供气,保障使用安全,但小厂产品、劣质产品或是没有配备安全装置,或是安全装置无法达到应有性能,关键时起不到保护作用。
卡式炉所用气罐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使用安全。有从业者表示,卡式炉气罐要求95%以上是丁烷,但有商家为了节省成本,以次充好,在罐中混入大比例丙烷,使卡式炉能承受的气压、温度更低,更易爆炸。此外,气罐本身所用材料优劣、接缝处是否牢固等,也都会影响使用时的安全。
——部门监管存在盲区。记者了解到,对于卡式炉的监管主要归口于市场监管部门,一些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积极通过抽检、巡查等方式加强对卡式炉的监管,但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在人员配备、检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有业内人士表示:“抽查是抽了,但检测能力不行、检测项目不全,发现不了企业的问题,难以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把控。”
——公众安全意识不足。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薄涛表示,相当多数量的安全事故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当有关。如使用时未注意卡式炉周围有遮挡、容易影响散热;使用有明显变形、有漏气风险的气罐;不注意气罐使用期限;私自改装炉具;使用的锅具明显大于炉具等,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看到,商家对卡式炉的展示页面中,多以“安全防爆,终身质保”“安全保护”“多重防爆”等宣传语展现产品的安全性,但对具体的使用注意事项则提醒较少。
产品安全才能保护消费者安全
受访人士表示,随着卡式炉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使用日益普及,对此类产品的安全监管也亟待加强。需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特别是推进强制性国标的制定和出台,推动卡式炉产品纳入3C认证或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从源头把控好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只有产品足够安全,才有消费者的安全。”叶静表示,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执法检查,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检测能力,让监管更精准、更有效。
浙江一家卡式炉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针对产品的安全痛点,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改进卡式炉的设计和生产。“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会更愿意投入研发,做出更安全的产品。”上述负责人说。
欧阳健民提醒,卡式炉的设计和制造均按户外产品的要求进行,而家庭餐桌、餐厅等室内场所对燃具有更高的要求,如必须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等,因此卡式炉的使用场所应仅限于户外,对此也应当加大宣传,让更多公众知晓。
薄涛等受访人士提醒,消费者要从正规渠道、正规商家处购买产品,注意查看产品标识信息,要选择装有过压保护装置的产品,定期检查过压保护装置能否正常使用;使用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警示信息等,检查气罐是否在有效期内,并且没有损坏或泄漏;不能将罐体倾斜、倒置,不能私自拆卸改造燃具;使用时要远离其他热源和易燃物。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大锅小灶’。”薄涛表示,锅具的底盘如果大于炉体,会使热量通过锅具传递到气罐处,导致罐内温度上升引发爆炸。(记者马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