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热点关注  >> 正文

六日半研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清晨六点,天微亮,一群青少年已在刘伟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练习炁根术和站桩。在清晨的宁静中,他们逐渐体会着身心的和谐统一,孩子们闭目凝神,呼吸缓慢而均匀。他们的小腿微微弯曲,双手在胸前环抱,保持着站桩姿势。额头上渗出细小的汗珠,但没有一个人擦拭。远处传来鸟鸣声,与山间的清风应和,成为孩子们晨练最自然的伴奏曲。

  在互联网席卷的时代,电子屏幕占据了青少年的大部分注意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逐渐减弱。然而,在浙江天台山脚下,一个特殊的研学营正在尝试改变这一现状。

  带领这群青少年的刘伟老师,是一位深耕养生文化多年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他自述因健康问题与养生结缘:“我是一名养生爱好者,由于身体健康出问题,找到一家养生馆,接触到了恩师范长伟老师。跟随范老师学习艾灸、按导等养生外治疗法已有九年多,受益匪浅,也让我立志‘用艾把爱传出去’,希望更多家庭能够因养生而受益。”他践行“以灸入道”的理念,并致力于推广“从艾灸的被动养生到护肺新动力主动养生相结合,实现家有艾火不求医”的健康生活方式。

  刘伟老师曾经参与“小艾青年匠人教育”相关工作,致力于培养“五有青年”——有功夫、有技能、有文化、有担当、有传承。如今,他带领一群12-20岁的青少年,开启了为期六天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养生知识沉浸式体验研学营。孩子们不仅强健了体魄,更在心中种下了健康与文化的种子。

  01 活动缘起,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连接缺失

  当今世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生活便捷,却也削弱了人与大自然的联系。孩子们更多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而非真实的人际交往和自然体验中。

  为改变这一现状,刘伟老师发起传统文化研学营。活动旨在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养生知识,感受实实在在的人际温暖和自然魅力。

  02 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计

  本次研学营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刘伟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传授养生知识,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养生的魅力与实用性。

  在养生技能学习方面,刘伟老师精心安排了简单实用的课程。孩子们学习了艾灸、刮痧、按摩等养生传统疗法,亲身体验了养生的神奇功效。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孩子们自身的健康管理,还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为家人和朋友提供帮助。

   每天清晨六点到七点,刘伟老师都会带领孩子们练习炁根术和站桩。在清晨的宁静中,体会着身心的和谐统一。

  03 自然课堂,山水之间的身心锻炼

  为增强孩子们体质,刘伟老师带领学员们走进当地特色景区。在历史悠久的国清寺、壮观的天台山瀑布、风景秀丽的赤城山和神秘的桐柏宫,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徒步行走和实地游览,孩子们的脚筋得到了充分的拉伸,身体逐渐打开,心灵也随之变得更加开阔。这种融入自然的体验式学习,比课堂讲授更加生动深刻。

  “以前我觉得养生很深奥,但现在我觉得它很实用,很有趣!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爬山小技巧、养生急救知识……”一位参与活动的孩子说道。这种亲身体验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理解。

  04 心灵沉淀,静坐中培养专注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刘伟老师特别安排了静坐环节,让孩子们慢下来,静下心来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通过这些练习,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专注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这种内在的修炼,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远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一位家长欣喜地分享道:“我的孩子以前总是静不下心来,经过这几天的静坐练习,我发现他能够安静地看书了,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05 成果显著,家长赞誉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此次研学营活动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度评价。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毅力,收获了成长。

  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回家后主动为家人进行简单的按摩或艾灸,关心家人的健康。这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正是研学营追求的实践目标。

  刘伟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养生知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

  六天半的研学营结束了,但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播撒在孩子们心中。一位孩子在结营日记中写道:“六天半很短,带来的体验和收获却仿佛超过了一学期的学校生活。从胆怯到勇敢,从封闭到绽放,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感恩曾经的烦恼,让我有缘走进研学营,解决身心的问题;感恩大爱的刘伟老师,播下“艾”的种子,让我身心充满了愉悦;也改掉了以前喝冷饮的习惯;还学着给妈妈艾灸;感恩所有的助教老师。”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