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热点关注  >> 正文

老人选购助听器 验配流程不可少

“即买即戴”和“一键操作”都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来源: 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于健
内容提要:佩戴助听器前的验配调试有一套专业的评估流程。专业验配师要根据被测人生成的听力曲线记录评估其在各频段的听力损失分贝数,据此为其选择不同频率的助听器

  “一开始听不见敲门声,慢慢地,交流也开始费劲,答非所问。”肖女士的母亲近两年听力明显下滑,去医院做听损检查后,医生建议配个助听器。听力受损者购买助听器可以去专卖店,也可以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

  肖女士带着母亲到医院附近的三家助听器门店选购产品。国外某知名品牌的助听器单只售价1.28万元,还有单只3万多的。不仅如此,给助听器增加配置,还需要花钱。肖女士在电商平台看到,助听器的价格比较亲民,从几百元到上万都有,有的不需要验配,直接佩戴。

  线上线下价格不同

  为什么都是助听器,价格差距如此悬殊?3月24日,记者走访了三家助听器门店,发现门店售卖的大都是进口品牌。“主要是芯片不一样。”验配师告诉记者,芯片好坏决定助听器的性能,包括音质、增益处理能力、降噪能力等。运转速度快的芯片能够在声音更复杂的环境下使用,满足老人跳广场舞、逛菜市场甚至去影院看电影等需求。

  记者看到,各大电商平台上有大量低价助听器售卖,价格普遍在千元以内。其中某电商平台“降噪助听器热销榜”前五名的价格均在1000元以内,不少品牌的定价更是集中在一两百元。

  缺乏专业验配流程

  “配个助听器要几万元,太贵了!我听说网上几百元就能买到。”肖女士的母亲听罢门店的报价就连连摆手,坚持“随便买个戴就行”。过了几天,买回来一款358元的助听器,主打“智能降噪”“不伤耳膜”“即买即戴”,但用起来一直有杂音,调低音量也没用。

  据市残联听力康复师关丽荣介绍,助听器属于医疗器械,同眼镜一样需要验配,进行听力检查,验配师会根据听力检查报告和听力受损者佩戴舒适度进行调试,以达到最佳佩戴效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听力检查和调试,随便买一个助听器佩戴,不仅助听效果不好,还有可能损害残余听力。

  佩戴助听器前的验配调试有一套专业的评估流程。专业验配师要根据被测人生成的听力曲线记录评估其在各频段的听力损失分贝数,据此为其选择不同频率的助听器。

  “听力下降40分贝的老人,肯定不能和听力下降100分贝的老人佩戴同样的助听器。”康复师表示,宣称助听器“即买即戴”和“一键操作”都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就像近视人群的眼镜需要验配不同度数一样,助听器也要根据用户听力的具体情况来验配。

  过度宣传“高科技”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少线上商家为求销量,在售卖助听器的过程中多有误导,过分向消费者强调“即买即戴”“一键操作”。“全新智能降噪芯片,消除98%的环境噪音”“AI智能降噪模式,老人听得更清晰”等宣传语频频出现在商品详情页。

  关丽荣表示,专业助听器会根据使用者听力受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音频波段上对声音进行补偿,帮助使用者实现正常听力。一些所谓“黑科技”助听器,本质就是个喇叭,只能线性放大声音。目前市面上的助听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助听器,价格在三四百元以内,一种是数字助听器。模拟助听器对声音采用线性放大技术,本质上就是一个扩音器,只能简单调节音量,并不具备降噪功能。而数字助听器则像一台小电脑,对输入的声音信号做一定的计算后再输出,可以根据佩戴者的听力损失类型、损失程度等个性化情况对症处理。

  康复师建议听力受损者,初次佩戴助听器时,往往不能适应,需要在验配师的指导下,使音量由小到大、环境由安静到嘈杂,佩戴时间由短到长,自身能够慢慢适应。助听器效果是会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而递增的,不可太急。此外,听力受损者还普遍存在“小声听不到,大声受不了”的尴尬情况,这就需要验配师合理设置助听器的参数,来保证佩戴舒适度。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