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热点关注  >> 正文

高温天气须防暑 降温有妙招

来源: 太原日报 作者:刘涛

  6月12日16时14分,太原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我市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磊磊提醒,遇到高温天气,市民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肥胖者、孕妇等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饮水饮食有讲究

  高温天气,不管是否运动,都要增加水分摄入。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至少每小时喝500至1000毫升温水。对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大量排出,可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高温天气,大量出汗使身体对蛋白质、钠、维生素C等营养需求发生改变,建议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

  “喝冷饮不解暑,相反,大量喝冷饮易中暑。”王磊磊特别提醒。

  中暑症状分轻重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易出现障碍,当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量蓄积过多,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中暑症状,如大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等,此时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王磊磊说,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伴有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至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要及时就医。

  王磊磊提醒,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保持通风,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若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

  家中要备防暑药

  “夏季高温,家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王磊磊提醒,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等,市民可选择一至两种防暑药备用。如果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不减反增,要及时就医。

  高温情况下,人体胃肠道蠕动减弱,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会出现食欲减退、厌食等症状,适当饮用绿豆汤、莲子百合汤、凉茶,或用金银花、菊花、荷叶等泡水喝,有消暑作用。

  外出时,要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质地的,少穿化纤类的衣服。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睡觉时不宜躺在空调出风口和电风扇下,空调温度设置在26℃为宜。

(责编:张凯)